展览公司经常遇到一件事,就是参展商把 A 展览公司设计的展台效果图交给 B 展览公司去实施搭建,这种行为不道德且涉及侵权。另外还可能引发现场争执等一系列后果。做为会展人,我们都希望这个行业可以健康发展。面对当下行业困境,共同破局。
一、明确构成知识产权侵权(法律层面,性质严重)
展台效果图可不是一般的图片,从本质上讲,它是受到《著作权法》保护的智力成果。要判定是否侵权以及知识产权的归属,需要先明确两个关键前提,不同的情况会导致不同的法律责任。
1. 确定效果图的知识产权归属
如果 A 公司和参展商之间没有签订特别约定,例如 “效果图著作权归参展商所有” 这类条款:
根据《著作权法》第 11 条规定,A 公司作为效果图的创作主体,自然而然地就拥有该作品的著作权。这其中涵盖了 “复制权”,像将效果图提供给 B 公司这种行为就属于复制;“使用权”,也就是把设计方案应用到实际搭建中的行为;还有 “获得报酬权” 等关键权利。
即便参展商向 A 公司支付了 “效果图初步设计费”:
这笔费用仅仅意味着参展商获得了查看和评估效果图的权利,并不能表明其获得了将该效果图转授权给第三方使用的权利,除非合同中明确写明 “付费后可转用”。
2. 侵权带来的具体法律后果
- 民事赔偿:A 公司有权通过法律诉讼,要求参展商和 B 公司停止侵权行为,比如拆除违规搭建的展台,并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。损失金额的计算包括 A 公司在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投入,如人力、时间以及创意方面的付出,还有原本计划由 A 公司搭建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。在某些情况下,甚至连 A 公司为维护自身权益而支出的律师费、诉讼费等,也可能要求侵权方一并赔偿。
- 行政处罚:要是侵权行为情节较为严重,比如搭建的展台规模较大、涉及知名品牌,或者侵权范围较广等情况,A 公司可以向知识产权行政部门进行举报。行政部门可能会对参展商和 B 公司采取 “没收侵权搭建物” 的措施,并根据情况处以罚款。罚款金额一般为非法经营额的 1 – 5 倍,如果没有非法经营额,则会处以 25 万元以下的罚款。
- 刑事责任:在极端情况下,例如参展商多次恶意侵权,且非法获利数额巨大,这种行为可能会触犯《刑法》中的 “侵犯著作权罪”,从而面临刑事追责。虽然在展览行业这类案例相对少见,但从法律层面来说,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。
二、违反商业道德与行业规则(信誉层面)
展览行业属于典型的 “创意 + 服务驱动型行业”,创意成果得到尊重是这个行业得以生存的根基。参展商将别家公司的效果图转交给其他公司搭建的行为,无疑是直接触碰了行业的道德底线。
对 A 公司而言
A 公司为了设计出效果图,需要投入诸多精力。包括对参展商的品牌调性、展品特点进行创意调研,设计团队花费大量工时完成初稿以及后续修改,还要进行技术测算,确保结构安全以及符合相关规定。然而,最终成果却被他人无偿侵占,这严重破坏了双方合作所建立起来的信任。
对整个行业生态的影响
倘若这种行为在行业内肆意泛滥,将会导致展览公司出于自我保护,不敢再为参展商提供免费的初步效果图,或者即便提供,也会要求参展商先支付高额的定金。这样一来,整个行业的合作成本就会被大幅推高,从长远来看,所有参展商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害。
对参展商自身的影响
展览行业的圈子相对较小,尤其是在一些垂直领域的展会,像汽车展、电子展等。参展商这种不诚信的行为很容易通过行业协会、展览公司的社群,或者展会主办方等渠道传播开来。一旦如此,其他优质的展览公司出于对自身创意成果的保护,会不愿意再与该参展商合作,毕竟都担心再次遭遇侵权问题。
三、极有可能引发搭建现场争执(执行层面)
展会搭建的周期非常短,通常只有 1 – 3 天的时间,时间紧迫,节奏紧张。在这种情况下,任何一点争执都有可能导致搭建工作延误,最终使得参展商无法按时参展。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争执的具体场景:
A 公司现场维权
如果 A 公司在展会现场发现自己设计的效果图被 B 公司使用,很可能会直接找参展商或者 B 公司进行对峙,要求对方停止搭建。要是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,A 公司可能会选择报警,或者联系展会主办方。展会主办方有责任维护展会的正常秩序,在这种情况下,可能会要求暂停搭建,等待纠纷解决。如此一来,展台就无法按时完工,参展商也会错过展会开幕的时间。
B 公司与参展商之间的纠纷
B 公司虽然拿到了效果图,但对于 A 公司设计中的细节部分,如结构承重计算、材料型号的选择、灯光电路的点位图,以及针对展会场馆特殊要求的适配等,可能并不了解。在搭建过程中,就很容易出现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状况,比如尺寸存在偏差、结构不够稳固等问题。这时,B 公司可能会要求参展商追加费用来解决这些技术问题,而参展商则可能指责 B 公司搭建质量差。双方各执一词,相互推诿责任,这无疑会进一步延误搭建进度。
四、被曝光后对企业声誉造成严重损害(品牌层面)
一旦 A 公司决定将参展商的侵权行为进行行业曝光,那么参展商的品牌形象将会受到直接的冲击。
曝光渠道
A 公司可能会借助多种渠道进行曝光,比如行业媒体、行业社群(像展览公司的微信群、QQ 群),甚至在展会现场张贴海报、悬挂标语,或者通过社交媒体(如微博、抖音,直接 @参展商品牌账号)等方式,同时会附上 “原效果图与现场搭建图” 的对比证据,直观地证明侵权事实。
声誉影响
- 对 B 端合作方的影响:参展商的客户和供应商在得知这一侵权行为后,很可能会认为该参展商缺乏商业诚信,进而对其在其他商务合作中的履约能力产生质疑,比如担心参展商是否会侵占供应商的创意,或者拖欠款项等问题,这无疑会对双方的商务合作造成负面影响。
- 对 C 端消费者的影响:如果参展商是面向大众的品牌,比如快消、家电品牌等,这种曝光可能会引发消费者对该品牌的道德争议,甚至有可能引发负面舆情,最终影响产品的销量。